.
.
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分布与危害
分布在江苏、福建、浙江、海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上海等地区。危害柑橘、金橘、柠檬、二月兰、构橘、四季橘等花木。是华南柑桔的一种重要害虫。幼虫潜叶为害幼芽嫩叶,造成蜿蜒的隧道,被害叶片卷缩,易于脱落,并诱致溃疡病的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仅有2毫米,翅展53毫米左右。触角丝状。体翅全部白色。前翅尖叶形,有较长的缘毛,基部有黑色纵纹2条,中部有“Y”字形黑纹,近端部有一明显黑点;后翅针叶形,缘毛极长。足银白色,各足胫节末端有1个大型距;跗节5节,第一节最长。
卵:扁圆形,长0.30.4毫米,白色,透明。
幼虫:体扁平,纺锤形,黄绿色;头部尖;足退化;腹部末端尖细,具有1对细长的尾状物。
蛹:有前蛹期。蛹扁平纺锤形,长3毫米左右,初为淡黄色,后变深褐色。腹部可见7节,第一节前缘的两侧及第二至第六节两侧中央各有1瘤状突起,上生1长刚毛;末节后缘两侧各有1明显肉刺。蛹外有薄茧,茧金黄色。
 
发生规律
柑橘潜叶蛾发生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0%左右。多从6月初的夏梢抽发开始危害,一直延续到10月上旬的秋梢老熟,以89月危害最盛。潜叶蛾发生的盛期若与柑橘夏、秋梢大量抽发相吻合,危害往往严重;苗木和幼树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齐,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危害,受害也较严重。交尾后于第二至第三天傍晚产卵,卵多产在嫩叶背面中脉附近,每叶可产数粒。每头雌虫可产卵4090粒,平均60粒左右。卵孵化后,即由卵底面潜入叶表皮下,在内取食叶肉,边食边前进,逐渐形成弯曲虫道。幼虫危害嫩叶、嫩枝后,使叶片卷曲硬脆而脱落,新梢生长受阻,影响树势和抽梢结果,幼虫危害的伤口又利于溃疡病和螨类等病虫害的侵入危害。成熟时,大多蛀至叶缘处,虫体在其中吐丝结薄茧化蛹,常造成叶片边缘卷起。该虫在南部地区年可发生12代以上,在北部地区89代左右,世代重叠,多以蛹在秋冬梢叶缘卷折内越冬,完成一代需2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