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
信息素在防治番茄斑潜蝇中的应用
来源: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12/4/26 | 浏览次数:

        信息素在防治番茄斑潜蝇中的应用

        番茄斑潜蝇是一种对番茄危害性极大的害虫,起源于南美洲。近期在全国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均有发生。可为害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36科植物。嗜食番茄、瓜类、莴苣和豆类,是杂食性害虫。

由于番茄斑潜蝇食性杂, 而春夏季蔬菜种类多, 食源丰富, 故易发生且量大, 世代重叠, 抗药性又强, 靠单一化学防治手段效果欠佳, 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目前大多数的生物防治法发展还不成熟,防治效果不够明显。性信息素诱捕器是一种虫害发生早期监测工具,使用信息素大规模诱捕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地防治番茄斑潜蝇。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番茄斑潜蝇是一种体积很小,但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的鳞翅目蛾类。番茄斑潜蝇一年繁殖10-12代,生命周期为30-35天。成虫一般夜间行动,白天躲在叶片中间的缝隙处。成虫体长5-7mm,带翅长8-10mm,雌虫将卵产在植株上,平均一生可产250-300粒卵。
卵呈圆柱形,乳白色或黄色,长约0.35mm。经过4-6天孵化成幼虫,幼虫头呈黑色,身体呈乳白色。幼虫的发育经过四个阶段,如果食物充足发育就不会停滞。蛹化期一般发生在土壤里或植物叶片上。如果条件适合的话番茄斑潜蝇甚至可以以卵,蛹虫或成虫的状态过冬。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幼虫的体色就变成了绿色或亮粉色。幼虫时期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大约持续12-15天。
 
 
番茄斑潜蝇的危害
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及果实,留下曲折婉蜒的食痕,导致番茄等果实的减产,虫害严重时损失量可以达到100%,虫害的发生几乎覆盖所有种植区。番茄果实和植株都能受到番茄斑潜蝇的破害。斑潜蝇在潜食植株的同时还会在茎尖、叶片、茎、花和果实留下粪便。对于马铃薯而言,斑潜蝇主要侵害马铃薯的地上部分,近期报道其对块茎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害。
 
 
由于受到番茄斑潜蝇的侵害,番茄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其的经济价值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每年番茄由于遭到斑潜蝇虫害而造成高达50-100%的损失量。由于幼虫主要存在与果实内部,所以传统的化学农药很难达到灭虫效果。并且番茄斑潜蝇很快就会产生对化学农药的耐受性,使得曾经高效的化学农药灭虫效果日趋降低。在很多国家人们尝试使用综合的杀虫方式,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番茄斑潜蝇的控制措施
信息素诱捕器是一种监测番茄斑潜蝇存在数量的有效工具,可以在虫害发生之前给使用者早期的预警信号。
信息素的应用
(1)监测
我公司研发并生产的信息素诱芯,诱捕器和监测系统对番茄斑潜蝇效果显著。Qlure-TUA信息素诱捕器可以在害虫感染初期给出一个预警信号,准确的测定在低度及中度侵染区域害虫密度及数量。在高度侵染区域则较难准确统计其捕获数量。
 
 
(2)大规模诱捕
Qlure –TUA可以高效大规模的捕获番茄斑潜蝇以保护番茄植株免受虫害破坏。如果保证绿色蔬菜大棚与外界充分隔绝,Qlure –TUA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害虫数量降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大规模诱捕是通过在蔬菜大棚中不同方位设置多个诱捕器,诱捕清除全部或绝大部分雄性害虫。
必要时可以与其他的害虫控制措施一起施用,确保害虫数量降低到对植株不构成任何伤害,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大规模诱捕同样也适用于开放性农田。
 
 
(3)引诱并捕杀
引诱并捕杀是通过昆虫信息素引诱控制雄性番茄斑潜蝇,并使用少量的杀虫剂将害虫致死。可减少害虫两性之间的交配率从此减低产卵量。同时通过缓释技术缓慢释放信息素及捕杀药剂,使药效持续长达6-8周。通过使用信息素引诱捕杀害虫,降低了化学农药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安全的可长期使用的灭虫方式。
 
防治方法
(1)生物学防治
据报道赤眼蜂及寄生虫可以有效的防治番茄斑潜蝇:用赤眼蜂寄生产卵防治番茄蛲虫及番茄斑潜蝇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法。2008年8月及9月在西班牙东南部绿色大棚内进行的试验表明,其具有高效的生物防治活性,每3-4天释放30头成年赤眼蜂/棵植物(75头赤眼蜂/m2),虫害控制率达91.74%(Cabello et al., 2009)。
西班牙有学者对一种叫做Nabis pseudoferus的寄生虫的幼虫在番茄斑潜蝇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棵植物释放8-12头Nabis pseudoferus幼虫,使番茄斑潜蝇的产卵率下降了92%-96%(Cabello et al., 2009)。
(2)微生物防治
实验表明苏云芽孢杆菌的侵染对防治番茄斑潜蝇的幼虫十分有效。害虫越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延长苏云芽孢杆菌的侵染时间,害虫的死亡率就越高。据报道,在南美洲番茄的种植中通过联合使用赤眼蜂与苏云芽孢杆菌,使番茄的受侵害率达到2%一下 (Medeiros, et al., 2006)。
(3)植物源杀虫剂
苦楝树的种子提取液可以有效防治番茄斑潜蝇,在土壤表面喷洒后番茄斑潜蝇幼虫的致死率达48.9%-100%,在叶片表面喷洒则致死率达57%-100%,直接与番茄斑潜蝇接触则致死率为52.4%-95%(Vendramin, 2008)。
(4)化学防治
在南美洲化学防治方法是防治番茄斑潜蝇的主要方法,在巴西,针对番茄斑潜蝇的化学农药就超过了36种。但是频繁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药效。据报道在阿根廷番茄斑潜蝇已经对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Lietti et al. 2005)。Siqueira et al. (2000)报道说番茄斑潜蝇对阿维菌素、杀螟丹、甲胺磷和氯聚酯的敏感性已经降低,说明其对这四种药物的抗药性正在逐步增加。
但最近在西班牙又发现了吡虫啉、茚虫威、多杀菌素对防治番茄斑潜蝇的幼虫很有效 (FERA, 2009)
 
标准的农业操作技术
标准的农业操作技术包括培养技术,非茄科作物的循环耕作,种植技术,合理施肥,灌溉技术,处理遭侵染作物以及清除腐败作物残骸。番茄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有可能遭到番茄斑潜蝇幼虫的破坏,所以必须要破坏番茄斑潜蝇的生长循环,以免虫害的进一步蔓延。在绿色大棚内有许多种被害虫侵染作物的急救措施,包括作物移栽,清除受侵染组织等。大田内的种植则主要采用移栽的方式避免虫害的蔓延。
 
综合的害虫治理策略
综合的害虫治理策略是由南美的发达国家为控制番茄斑潜蝇而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活性物质与生物控制方式相结合的一种害虫治理策略。综合治理方式主要路线包括(1)种植前的大规模捕杀,(2)清理土壤表面垃圾及植株残留物,(3)种植后的8-10天喷洒吡虫啉水剂,(4)如果仍有番茄斑潜蝇存在的话可以用赐诺杀或茚虫威进一步杀虫,(5)上一季水果收获之后立即将残余的害虫消灭干净。
如果每周每个信息素诱捕监测器上捕获的害虫数量不到10只,主要采用生物法治理,包括苏云芽孢杆菌和印楝素;如果害虫数量超过10只则应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大规模诱捕作为一种持续、安全、高效的害虫治理方法,符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Cabello, T., Gallego, J.R., Vila, E., Soler, A., Pino, M. del., Carnero, A., Hernández-Suárez, E.
and Polaszek A. (2009)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South American Tomato Pinworm, Tuta absoluta (Lep.: Gelechiidae), with releases of Trichogramma achaeae (Hym.:  Trichogrammatidae) on tomato greenhouse of Spain. Published in
http://www.tutacontrol.com/ accessed 25 of September
[2] CIP. (1996) Major Potato Diseases, Insects, and Nematodes , 3rd edn. Centro Internacional
de la Papa, Lima (PE).
[3] EPPO. (2005) Datasheet Tuta absoluta datasheet. OEPP/EPPO Bulletin 35: 434-435.CIP
(1996)
[4] EPPO. (2008b)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Spain on EPPO A1 pests. EPPO reporting
service (ESTa/2008-01)
[5] EPPO. (2008c) First record of Tuta absoluta in Algeria. EPPO reporting service 2008/135.
 
[6] EPPO. (2008d) First record of Tuta absoluta in Morocco. EPPO reporting service 2008/174.
[7] EPPO. (2009a) First report of Tuta absoluta in France. EPPO reporting service 2009/003.
[8] EPPO. (2009b) First report of Tuta absoluta in Tunisia. EPPO reporting service 2009/042.
[9] EPPO. (2009c) Tuta absoluta reported for first time from Lazio region Italy. EPPO reporting
service 2009/106
[10] EPPO. (2009d) Tuta absoluta reported from Abruzzo, Liguria and Umbria regions Italy. EPPO reporting service 2009/153
[11] Fera. (2009). Fera confirms the first outbreak in the UK of Tuta absoluta – the South
American tomato moth. Available at: http://www.fera.defra.gov.uk/showNews.cfm?id=402
Goncalves-Gervasio, R. de C. R. and Vendramim, J. D. (2007) Ciencia e Agrotecnologia, 31:(1) 28-34 
[12] Medeiros, M. A. de Vilela, N. J. Franca, F. H. (2006) Horticultura Brasileira. 24: 2, 180-184. Robredo Junco, F. Cardenoso Herrero, J. M. (2008)Agricultura, Revista Agropecuaria. 77:
903, 70-74.